Skip to main content

疫情下補貼超市保就業 切實減價回饋社會利民生

疫情下補貼超市保就業 切實減價回饋社會利民生

疫情持續,市民減少外出,用於家居糧油雜貨的開支自然增加,當不少行業的生意備受衝擊之際,超市是逆市奇葩,營業額一枝獨秀。政府統計處最新零售業銷貨額報告,今年7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265億元,按年下跌約23%,惟超市的業務節節上升,同月的按年升幅為26.5%。為發揮保就業計劃簡單靈活的優點,又確保公帑用得其所,政府點名要求兩大超市集團領取第二期「保就業」補貼期間,向顧客提供減價折扣優惠,並向弱勢社群及非政府機構提供超市券,以紓緩市民的經濟負擔。

編者的話

然而,魔鬼盡在細節,建議一出,超市如何能令市民大眾信服,是否誠心誠意落實各種折扣優惠,即引起坊間四方八面迴響,迅即成為社會話題。


超市購物文化在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趨成熟。本會在1994年發表的《超級市場研究報告》, 發現本地兩大超市連鎖集團當年已合共佔有7成市場份額,本會當時已建議當局監察行業運作,確保 市場發展不會妨礙競爭及影響消費者利益。然而,多年來,超市集團的經營手法一直為人詬病,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貨品訂價及價格標示手法。 


曾幾何時,每逢星期五,電視、報章等媒體便會出現超市鋪天蓋地式的減價促銷宣傳,以色彩奪目、特大字體廣告吸引消費者,容易令人相信廣告所載的就是最優惠價格。然而,本會在2009年的調查,揭示所謂的「星期五大減價」,真相是超市7成商品在整個星期計,以當天賣得最貴;標榜「優惠」 的貨品,價格「先大加、後小減」,營造「著數」錯覺,消費者純依靠宣傳購物便會多付金錢。 


本會分別於2014年及2019年兩度檢視各大型超市標價手法時,又發現令價格變得模糊的 新伎倆。有超市在標示貨品真實價格的同時,一併標示價格更高的「刪除價」,並冠以「推介」、「優惠」等字眼,營造「抵買」甚至「劈價」的效果。消費者未必留意到該刪除價,其實不一定是原價,那 可以是供應商的建議零售價,甚至是超市從未應用過的價格,手法有誤導消費者之嫌。按《商品說明(不良營商手法)(修訂)條例執法指引》,商戶須清楚說明刪除價的定義,以免誤導消費者。

 

糧油雜貨市場與民生緊扣,因此,本會定期監察市場競爭、超市貨品價格變化,並作出跟進研究。 於2013年發表的《雜貨市場研究報告》,闡述兩大超市集團在雜貨零售市場的市場份額日益壯大,持續運用本身在市場優勢向供應商及競爭對手施以限制,以鞏固甚至擴大本身市場佔有率。時至今日,即 使網上購物平台興起,都難以動搖兩大超市在本港的市場權勢。在疫情陰霾下,超市的市場優勢如何 影響新興或中小企的競爭對手,又或負起社會責任,帶頭推出惠及民生的措施,值得社會留意。

 

「貨真價實」永遠是建立良好商譽的不二之途,本會敦促超市集團改善其標示價格方法,以清晰無誤的態度標示價格,方便消費者作出知情選擇。面對疫情,本會認為超市以五花八門的推廣優 惠,例如加大套裝、換領禮物或積分等吸引顧客,倒不如在不要先加後減的基礎上,簡單直接的在賬單上提供折扣,讓市民大眾即時受惠。 


消費者本身亦不妨多「貨比三家」,最便捷省時的方法,可登入本會的「網上價格一覽通」網站,檢視全港6大超市逾2200種貨品的價格,由食米糧油、新鮮蔬果、罐頭食品到家居用品、護理產品、電器設備等,分門別類,天天更新,助消費者掌握貨品即日價格及近30天的走勢,隨時、隨地找出真正優惠貨品、跌價貨品以及最大差價。本會將繼續與時並進,結合科技的力量,無時無刻為消費者格價,精明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