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從消費者角度出發推動電動車普及化實現零碳願景

從消費者角度出發推動電動車普及化實現零碳願景

政府上月中公布第一份《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路線圖),宣布在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的燃油私家車,並為推動電動車普及化,訂下長遠政策和配套發展,期望在2050年前,達致全港車輛零碳排放的願景。本會樂見政府在推動電動車的政策上,提出具體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為香港的電動車普及化踏出重要一步。

編者的話

政府上月中公布第一份《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路線圖),宣布在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的燃油私家車,並為推動電動車普及化,訂下長遠政策和配套發展,期望在2050年前,達致全港車輛零碳排放的願景,本會深表歡迎。

 

本會早在2016年,有專文探討本港電動車發展面對的難題,包括:消費者選購的誘因、充電配套設施、充電效率、處理棄置電池,以至生產電動車衍生的環保議題。時至今日,電動車市場越趨成熟和競爭激烈,政府在政策上亦提出更清晰的藍圖,然而發展電動車的各種挑戰依然存在,要實現願景,必須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將選用電動車的每一痛點逐一擊破。

 

本港目前私家車登記總數超過65萬輛,但電動車為數不足2萬輛,而在各類型車種中,私家車佔碳排放的比率最高。要加快電動車取代燃油私家車,必須向車主提供足夠經濟誘因。政府其中一項措施是將燃油車與電動車「一換一」計劃下的首次登記稅寬減提升至28.75萬元,及延長優惠期3年,此舉將有助打算換車的人士更換電動車。然而除了將原有優惠「加碼」外,當局亦可借鏡外國經驗,提供更多不同的經濟誘因。例如在挪威,電動車可免費停泊市政停車場,或直接豁免一些公路收費外,又提供寬免增值稅、進口稅、車輛登記稅,使用電動車的整體成本下降,對車主自然有更大吸引力。

 

另外,市場上是否有足夠車款供消費者選擇,亦對電動車普及化起關鍵作用。根據運輸署數字,去年1至9月,本港首次登記電動車為2,909輛,其中2,116輛(72%)屬同一品牌電動車,剩下約800輛,則由另外11個品牌瓜分,每個品牌平均佔不足80輛。儘管上月《選擇》月刊檢視11款電動車樣本,當中10款整體表現更勝同類燃油車,然而市場上可供選擇的車款有限,或會窒礙電動車在本港增長的速度,所以如何推動廠商或代理商加快引入不同品牌和型號的電動車,讓市場擴濶選擇,將是另一成功關鍵。

 

除了經濟誘因和車款選擇是否多元化外,日常使用的方便程度,是消費者是否買電動車的另一先決條件。經常有電動車的車主投訴,提供充電服務的公共及私人泊車位嚴重不足,可充電車位經常遭燃油車佔用,提供快速充電的車位相對又較少,時至今日仍然為人所詬病。

 

根據路線圖,政府銳意增加私人和公共充電設施,預計到2025年,將分別有超過15萬個私人和5千個公共充電設施車位,並會研究於加油站提供充電服務,以至建立覆蓋全港的快速充電網絡等。如得以實現,自然是車主的佳音,但相關措施牽涉的法例、持份者,以至執行細節甚為複雜,是否能在短短4年內全面落實和達標,仍需靜待觀察。

 

「養車」除了考慮車價和燃料開支外,電動車的維修和保險費相對較高,同樣仍是車主的痛點。早前有保險公司檢視過車保計劃和保費後,決定終止為某品牌電動車提供汽車保險服務,一度令購買者感到徬徨;事實上電動車的技術較新,坊間維修電動車的車房相對較少,而無論車房或原廠維修的費用亦較高,容易令買家卻步;過去兩年本會均收到逾20宗涉及電動車的投訴,其中貨品質素和維修保養問題約佔一半。政府在路線圖提出加強大專和業界的人才培訓等重要配套。但如要確保服務質素和價格能滿足市場需要,政府可能要進一步增加吸引人才的措施,為市場加添生力軍。

 

電動車市場能否順利發展,其關鍵因素一環扣一環,而價值鏈最後一環是做好燃油車的廢棄及處理,並提早準備好電動車退役電池的回收及循環再用等問題。本會期望,電動車普及化的藍圖既定,只要根據消費者的需要,鉅細無遺地考慮每一環節和完善相關配套措施,香港必能早日邁向零碳排放的智慧城市,實現可持續消費的宏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