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响应315全球消费者权益日 知行合一实践「可持续消费」

响应315全球消费者权益日	知行合一实践「可持续消费」

香港经济及人口快速增长,是全球最富裕的城市之一。然而,消费模式日趋便利,面对琳琅满目的选择,容易促使冲动和过度消费;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以至弃置消费品对堆填区的负担,每一个环节,都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如何在满足基本需要和提升生活质素的同时,减少使用天然资源和有毒物料,是近年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今年3月15日的全球消费者权益日(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以支持「可持续的消费模式(The Sustainable Consumer)」为题,倡议提升对可持续消费的关注,并透过公众教育及知识分享,让消费者培养环保消费习惯,将「可持续」的元素融入生活每个细节。

编者的话

实践「可持续消费」是消费者的责任,也是义务。由选购一件产品、如何使用、决定修复、捐赠,甚至扔掉一件产品,消费者每一个决定都对实现可持续消费,起着关键作用。为响应国际消费者联会的号召,今期《选择》月刊特别设计了一份环保消费行为的小挑战,鼓励消费者从衣食住行四方面坐言起行,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可持续消费的理念。尤其在作出每个购买决定前,都考虑清楚自身需要,分清「想要」及「需要」,不要盲目购物、过度消费;拣选产品时,亦须考虑其耐用性及有否替换零件,尽量延长产品的「寿命」,拒绝即弃用品和包装材料,减少耗用资源,为环境以至未来子孙后代的福祉出一分力。

 

今期《选择》月刊另一篇报告,则检视了本港几间公司所提供的二手家俬回收服务,让消费者实践「惜物减废」,既可延续产品的寿命,也纾缓堆填区的压力。

 

推动「可持续消费」是本会消费者教育的重点,一直以来《选择》月刊都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以去年为例,有四分之一的产品测试及市场调查报告,也加入了「可持续」元素的表现评估,帮助消费者拣选更环保耐用的产品,以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浪费。

 

近年,不同机构逐步开拓「可持续消费」的商机,有商户售卖无包装产品,购买时要自备容器;有研发中心设计服装循环回收再造系统,令「快时尚」走上绿色道路;而非政府组织推出的环保产品标签认证计划,为日常清洁用品至建筑材料提供可靠的产品认证。由此可见,「可持续消费」并非要消费者放弃现有的生活质素,而是透过重新审视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及销售模式,以及消费者的日常消费行为,「停一停、想一想」,将关注环境的理念付诸实行。

 

要成功推动可持续消费,关键在于消费者能否在生活中实践。本会早在2016年发表的《促进可持续消费 共建美好将来》研究报告中指出,尽管大部分消费者都明白要减少浪费,但「知易行难」,大部分人只愿意做一些简单的行为,例如离开房间顺手关灯、储足衣服才开动洗衣机等;然而对于需要付出更多,或在较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生活,例如减少使用冷气机、珍惜用水、减少乘坐飞机次数等,则未必愿意依从。

 

「知行合一」,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可持续消费」,看似微不足道,但集结消费者的力量就可以改变现状,企业亦会按需求生产更多具备「可持续」元素的产品;例如尽量选用可再生物料或可降解物料,选购煮食用具时,优先考虑真空煲或高速煮食用具,以减少能源消耗。面对资源枯竭和全球暖化的挑战,政府和消费者组织的政策及教育只能在庞大市场中起紥根作用,我们还需要商界、消费者,以至社会不同持份者共同付出和参与,才能实现可持续的消费和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