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長者也理財 傳統、數碼銀行服務均需友善!

長者也理財 傳統、數碼銀行服務均需友善!

隨著平均預期壽命的延長和生育率持續偏低,香港正面對人口高齡化的挑戰。根據政府統計處的人口推算,預計到2046年,香港65歲或以上的長者人口將會佔總人口的36%,即每3人中便有1名長者。而聯合國更預料,到了2050年,香港會成為全球長者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之一。長者將形成龐大的「銀髮經濟」消費群體,為各行各業帶來新挑戰與機遇。
銀行服務作為日常基本需要,其便利性和安全性對長者來說尤其重要。然而,面對銀行業近年的數碼化轉型,長者在數碼理財方面或需要更多支援;亦有部分長者認為傳統銀行服務較切合個人需要。為了保障長者能享有公平使用基本銀行服務的權利,銀行業又有否提供足夠的「長者友善」措施?

總結

正如前文提及,部分長者十分願意學習使用數碼理財服務,惟他們的學習能力較弱,需要時間適應新轉變。而調查亦有詢問傳統組別的長者不轉用數碼理財服務的原因,大部分均表示現時使用傳統櫃位、自動櫃員機以及電話理財服務經已滿足到他們的理財需要。在他們的角度而言,並無誘因使他們花費時間和心機學習數碼理財。


是次調查發現,部分銀行在長者較熟悉的理財途徑中加入新科技,期望能為他們提供多個較便利的選擇,提高效率。本會建議銀行應確保新科技簡單易用,融入新功能時要避免大幅度改變現有的理財流程和操作介面。


此外,在推行過程中應顧及不同能力的長者,為他們提供及時、實用且容易理解的教育資訊,例如教導他們不同理財途徑所提供的服務和優點,以及加強他們的防騙知識,讓他們有能力選用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與此同時,也要尊重他們的選擇,繼續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和不斷改善傳統理財途徑。


銀行宜定期檢討現有的支援途徑,令長者無論使用哪種理財方法,在遇到問題時亦能輕易尋求協助,增強他們對銀行服務的信心。

要推動普及金融,最重要的是銀行能持續提供便利和多元化的理財途徑予消費者選擇,確保不同能力、背景及理財需要的人士亦能公平使用基本銀行服務。因此,即使銀行業界正邁向數碼化,亦應保持傳統理財途徑的服務水平,令人口比例與日俱增的長者群和其他弱勢社群使用銀行服務的權利不會被剝削。


與此同時,教育也是促進普及金融的重要元素。是次調查發現,部分長者願意使用數碼理財服務,但他們並未具備相關知識和能力。透過提供教育和適當的支援,可加強他們對數碼金融的信心和推動他們實際使用這些科技,以便享受多元化的理財途徑。同時,透過增強長者的理財能力和相關知識水平,亦可以教導他們辨識詐騙手法、學習保護個人私隱和資訊安全,從而降低成為詐騙受害者的風險。


本會期望政府、監管機構和業界多方面合作,共同維護消費者公平使用銀行服務的基本權利,同時協助長者和其他弱勢社群享受數碼金融所帶來的便利,以實現普及金融的願景。